碳中和资讯网
当前位置:

国家政策​

北京       天津     上海

浙江      江苏     福建

广东      江西     海南

广西      云南     贵州

湖南      湖北     安徽

河南      河北     山东

四川      重庆     山西  

辽宁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西藏

港澳台   海外

双碳政策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政府网 | 作者:Ray | 发布时间: 2022-01-26 | 9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 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精神,推进西藏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性 、公益性定位,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能力建设,提高作业水平,切实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聚焦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等重大战略 ,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落实各级政府属地责任  ,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快构建政府主导 、部门联动、军地协同、齐抓共管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格局 ,科学规划,统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不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质量和效益 。

    ———坚持安全至上,防控结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底线要求的观念 ,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机制 ,落实监管措施 ,提高风险防范和安全作业能力。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组织完善 、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 ,服务“三农”、生态建设、灾害应对和重大活动的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安全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达到 60万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作业基本覆盖粮食主产区  ,快速应急能力提升到5小时内。到2035年,推动我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  、科技、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

    二、做好重点领域服务保障

    (四)完善保障乡村振兴的人工影响天气功能布局  。围绕青稞牦牛及林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 ,提高抗旱、防雹作业能力。强化藏东南特色作物基地的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  ,提升面向高原特色作物抗旱减灾的作业效益 。强化灾害性天气的动态监测和区域联防,有力保障农牧林产品供给 。充分应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 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 ,开展县级精细化气象灾害评估区划 。 提升农牧业主产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支撑水平和人工影响天气防灾作业效益。(气象局、农业农村厅、应急厅和各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 工负责。以下均需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不再列出)

    (五)增强生态保护修复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以保护重要雪山、冰川、江河、湖泊、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为核心,推进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作业机制 。提升针对江河源头区 、高原湖泊、饮用水源地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  。优化针对湿地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布局,强化藏西北沙化土地 、盐碱地、荒漠化土地、草原退化区域的增雨 (雪)作业。强化针对“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 、骨干水库蓄水、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的常态化增雨  (雪)作业。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人工影响天气生态保障示范基地建

设。(气象局、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林草局、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

    (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保障效率和覆盖范围  。着力增强应急救灾型(森林草原防火灭火 )人工影响天气应急服务能力 。加强应急作业装备建设 ,发展增雨(雪)飞机等先进应急保障作业手段,建设精密化云水资源监测系统 、精准化指挥决策系统和精细化作业催化系统,完善应对森林草原防火灭火人工影响天气应急工作机制,加强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监测预警 ,建立重大活动保障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演练工作机制 ,提升军民联合应急保障能力 。(气象局、发展改革委、应急厅、林草局、西藏军区参谋部  、空军拉萨基地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增强基础业务能力

    (七)完善空中云水资源立体探测系统 。优化和完善探测装备布局,加密“两江四河”流域地基云水资源监测设备  ,挖掘卫星遥感在藏西北生态涵养区云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补充和发展新型探测设备。推进多源资料融合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建设“云水资源综合分析系统 ”,提高精细化监测分析水平 ,提升冰雹防控、增雨作业识别能力。(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分类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  。推动藏北和“两江四河”流域生态区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能力建设, 构建全季节、常态化的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  。推进主要农区标准化固定作业点建设 ,提升高炮和火箭作业覆盖度 。提高全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率,增设新型地面作业装置,全面建设智能物联站点,推进火箭、高炮等地面作业装备自动化升级  ,提升作业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民航西藏区局、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

    (九)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水平 。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协作机制,推进空中交通管制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信息融合,强化区级指导和跨区合作 ,开展联合演练。完善飞机作业空地传输、云精细化分析 、效果评估技术 ,推进多种气象数据在精准作业中的应用。建设信息化、集约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综合指挥系统”。(气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民航西藏区局、空军拉萨基地按职责分工负责 )

    四、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十)加强高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应用研究  。加强云宏微观物理特征及形成机理 、增雨(雪)防雹作业条件分析方法等基础理论研究,推进作业条件识别 、飞机云物理探测 、云水资源评估技术研发,加强西藏地区降水云系的深度挖掘 ,探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评估技术 ,强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科技厅、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十一)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试验能力 。建设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基地 。建立冰雹实验分析平台 、外场作业实验平台。加强高原云微物理变化研究和应用  ,开展跟踪观测实验 。

推进藏东三江流域 、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保护区 、高原特色农业保障区生态保护型 、生态修复型和农业保障型人工增雨 (雪)作业试验。提高科技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发展改革委、气象局、科技厅、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

    (十二)加强科技人才和作业队伍建设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相关专业科技人才。统筹各类专业队伍集约发展 ,加强基层专业化作业队伍建设 ,强化技术培训。健全聘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劳务经费、劳动保护、人身意外伤害和公众责任保险等保障制度,按规定落实津补贴政策 ,保障和提高合理待遇 。(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卫生健康委、气象局、 西藏军区参谋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

     五、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十三)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 。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 》和自治区相关规定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检查考核 ,健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强化安全基础及能力建设,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制定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 ,依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气象局、公安厅、应急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

    (十四)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监管 。健全部门紧密协作的联合监管机制,加强作业装备、弹药购销、运输、存储、使用等安全管理  ,加强作业装备检测维护 ,强化军队、公安、民爆企业对弹药运输 、存储的支持保障,依法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政审  、备案和培训,落实空域申请、作业安全保卫、作业站点巡查等工作制度  。(气象局、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安厅、应急厅、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民航西藏区局、西藏军区保障部、空军拉萨基地按职责分工负责 )

    (十五)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加快列装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

范、具有更高安全性能的作业装备 ,及时更新淘汰老旧装备 ,强化地面作业站点建设和弹药存储场所规范化管理  ,加强安全技术防范信息化管理。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智能化平台建 设,进一步强化对重点作业场所 、装备、弹药存储、重大危险源的技防 、物防、人防建设。(气象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公安厅、应急厅、经济和信息化厅、民航西藏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六、完善保障机制

    (十六)强化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  ,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落实好必要的工作经费 。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落实责任人,稳定人员队伍,提升队伍素质,规范化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要将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 虑,全面加强对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统筹规划  、政策指导和区域协调。(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

    (十七)完善联动机制。加强区地县之间、部门之间、 区域之间、军地之间的沟通协调 ,建立上下衔接、分工协作、统筹集约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 ,协同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 、作业队伍建设、科技研发攻关、业务运行保障以及监管  、协调、支撑保障、服务、信息通报等方面工作 。优先保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空域 ,按照有关规定对开展飞行作业实行收费优惠或减免。(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

   (十八)切实加大投入。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相关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完善投入机制 ,加大对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 、运行和作业保障、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基础科学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应用和特色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科技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林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十九)依法依规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 》等法律法规,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制度建设,完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 。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确保依法依规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活动 。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气象局、经济和信息化厅 、公安厅、应急厅、空军拉萨基地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加强科普宣传。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公益性科普宣传的重要内容,融入国家公园 、气象科普基地 、防灾减灾基地和科普场馆等内容建设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 ,提高全社会对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认识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对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气象局、教育厅、科技厅、科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应急厅、林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2021年12月17日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