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中央将碳达峰、碳中和确定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伴随着2021年“两会”的召开,“碳”概念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除了碳达峰、碳中和,还有碳捕捉、碳交易等一系列与“碳”有关的话题。
如果说过去10年影响建陶产业发展格局和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环保”,那么未来40年,“碳”将成为左右行业前行的重要因素。因为陶瓷行业这一“土与火的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高碳行业。虽然伴随着现代工艺装备技术的进步,单位陶瓷制品的能耗在不断下降,但陶瓷行业仍旧与钢铁、水泥等建材产品一样,属于碳排放重点管控行业。
综观现代建陶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十年为周期,各个产区不断地上演着兴衰交替。当一个产区的产业规模超过环境容量时,地方政府就会以环保为抓手进行产业整治,迫使许多陶瓷厂不断地向外迁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造成陶瓷产业不断迁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土地、政策、原料、物流、市场等,但最主要的因素却是环保。因为环保,许多陶瓷厂不得不关门停产,因为环保,许多陶瓷厂只得到外地另建新厂。自GB25464-2010《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以来,环保,就如同悬在陶瓷企业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要了陶瓷企业的命。
这些年来,陶瓷行业为环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GB25464-2010本就是全球最严苛的一个标准,但在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还会层层加码,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关键指标大幅收严。因为环保,许多产区不复往日的辉煌,因为环保,许多陶瓷厂遭遇了灭顶之灾。但客观地说,通过一轮接一轮的铁腕整治,陶瓷行业的环保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环保整治,实现了绿色生产,最终结束了企业流浪的命运。
但是,这一次的碳达峰、碳中和,又向陶瓷行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环保整治,只要求企业达标排放、超低排放,追求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产能、生产线数量并未做出限制,但是碳达峰、碳中和,由于涉及到碳排放总量,则一定会对企业的规模、产能和生产线数量提出明确要求。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达到碳达峰,可以预见,未来的碳排放大省,一定会拿陶瓷产业开刀,对陶瓷企业新建、扩建生产线做出更加严厉的政策限制。通过控制企业数量和产能规模来实现一个区域的碳达峰和碳中和。
一段时间以来,各大产区大力推行“煤改气”,尤其是“一刀切”式的做法曾引发不少行业人士的怨言。在天然气供给不足、气源不稳定的情况下,限期实行“煤改气”,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于是有人觉得政府部门不近人情,瞎指挥、乱决策。但如果把中央的政策和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承诺联系起来看,就会洞悉“一刀切”背后的逻辑和成因。政府部门就是要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手段,逐步淘汰一部分高耗能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开始全面普及低碳生活至今,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来,陶瓷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节能窑炉、多层干燥窑、新型喷雾塔的不断迭代升级,陶瓷产品的能耗正持续不断地降低。但十多年来,企业关心环保治理远胜于关心节能减排,因为前者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后者只关系到企业的效益。未来,节能减排将与环保治理一样,同样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那些没有碳容量的产区,将不得不结束圈地建厂的高潮,那些没有碳指标的企业,将不得不停下生产线来,以满足监管部门对碳排放的要求。
早在2013年12月,国家相关部门就发布了GB 21252-2013《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就跟早期的《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一样,刚开始不受企业的重视,忽然有一天,政府相关部门要据此监督、考核,才发现许多指标不能达成。
作为一个曾经的“三高一低”行业,陶瓷行业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政府部门一定会进一步推进行业“煤改气”,以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物的排放。与此同时,将控制行业规模和总量,尤其是那些没有碳排放指标的产区,将会限制企业无节制地做大规模。对于陶瓷企业而言,除了依靠科技创新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外,大力推行建筑陶瓷的薄型化,实现行业的节能减排,无疑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力
蒙娜丽莎集团文化总监
原标题:《碳:影响行业未来发展新格局》/陶业新挑战来了!影响未来陶企生死、产业格局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