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底,2022中国(烟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装备博览会确定将于2022年9月在烟台举办。2022年1月4日,烟台召开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百日攻坚动员会议,明确指出2022年力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产值突破600亿元,创建国家级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努力实现“双碳”新赛道上的换道超车。
2月8日至9日,烟台市召开了“明方向明规矩明底线、强担当强本领强执行”大会,以苦干、实干、加油干的实际行动推动烟台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特别是在“碳”寻赛道上,烟台各个方面已经铆足了劲全力奔跑。
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现场。
“碳”索之路
烟台高规格布局新赛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也是烟台市重振重塑的攻坚之年。新的一年,烟台市将加快构建“1+233”工作体系,大力实施“海洋强市”和“双碳”发展战略,以率先建成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为目标,建设国际知名的绿色、智能、低碳发展示范区。
1月4日上午,烟台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百日攻坚动员会议召开。明确指出,清洁能源产业突出核能、海上风电、LNG“三大能源”,力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产值突破600亿元,创建国家级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努力实现“双碳”新赛道上的换道超车。
“双碳”不仅仅是个风口,更是一场系统性革命。城市在参与碳中和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摒弃传统工业文明的思维,不能“就碳论碳”,而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全面统筹、通盘考虑,增强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
实现“双碳”目标,产业是重要抓手,路径是标本兼治,深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积极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制造体系、低碳生活体系。
为此,烟台市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原则,联合企业、高校研究编制“一谷一区一岛一港”,即丁字湾双碳智谷、烟台3060创新区、长岛国际零碳岛、蓬莱北方风电母港发展规划。未来,烟台市还将开展“碳汇+数据+金融+文旅+民生”等新型合作实践。
目前,烟台正在组建“双碳”新型市场主体,注册成立了以碳中和为核心业务的“碳中和发展集团公司”,并着手筹备组建“双碳”研究院,启动烟台市“双碳”发展规划、实现路径和智能低碳新型城市系统解决方案等课题研究,承担推动全市清洁能源、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和促进碳中和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职能。同时,正在组建由央企和地方企业合资的企业,从事清洁能源、储能、氢能、充换电站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及节能技术开发咨询工作,并系统推进烟台全域核能供暖、水热同传、工业供汽、海水淡化、制氢等综合运营业务。
烟台市还联合三大核电集团设立了“双碳”基金,规划设立区域性碳交易中心,建设“碳中和云”碳资产综合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碳账户、碳评价、绿能码和碳激励机制,助力传统企业绿色转型。
“碳”秘之源
旧产业玩起新打法
从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到2021年“1+N”顶层设计的发布,再到最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双碳”工作的思路愈发清晰,“双碳”经济也将成为我国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各地争相出台“双碳”发展战略规划方案,烟台也不例外。先后印发实施了《清洁能源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烟台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顶层设计文件,实行“一链长、一园区、一链办、一基金、一联盟、一智库、一论坛、一平台”工作机制,试图从多角度多渠道全面推进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现场。
在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上,烟台市市长郑德雁郑重宣告,“烟台开展‘双碳’工作有基础有优势也有需求,我们愿当‘碳达峰碳中和’的排头兵。”烟台到底能不能抓住这次机遇,打开一个全新的竞争维度实现换道超车?又从何而来的底气抢当“双碳”排头兵呢?
大自然是宠爱烟台的,为这座城市准备了足够优越的先天基础,蓝天碧海与绿水青山是烟台得天独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
烟台亦不负大自然的馈赠,作为制造业强市,近年来,烟台积极推动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产业快速成长。2020年的一组数据显示,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850.8万千瓦,占全市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45.5%,占山东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1/5左右,山东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都是在烟台发出,海阳还成为了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不仅如此,烟台传统企业也跃跃欲试。东方电子致力做“全国首个零碳智慧工业园区”,万华全力打造“绿色工厂”,中集来福士建造出全球最新一代风电安装船,牟平海德正在研发氢燃料清扫车……
“碳”寻之本
企业勇担新使命冲锋在前
“碳达峰碳中和”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答题。减碳,是全社会、全人类的行为,国家已经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企业更应当首当其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在这一点上,东方电子作为国内“虚拟电厂”技术落地首家企业,曾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东方电子参与并实施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州明珠工业园“工业园区多元用户互动的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亮相展会的高新技术展区,以该重点研发项目为支撑,东方电子创新研发的E2800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被鉴定为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为高耗能企业的“减碳利器”。然而,作为一家以能源为主导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东方电子的眼界远不止于此,该公司布局碳交易、碳税、碳资产管理、储能、氢能等,依托绿色低碳全产业链优势,打造覆盖“绿色能源建设+智慧能源管理+智能运维+碳资产管理”综合能源服务全产业链生态圈。2022年,将重点打造国内首个“零碳智慧工业园区”,基于东方绿色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源网荷储、冷热电力一体化优化控制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供用能精细化管控。
在减碳这条路上,万华化学集团正在全力打造“绿色工厂”,万华化学与河海新能源共建的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通过多种创新技术的耦合,将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的生产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为园区生产供应高品位热能,同时为烟台市区的冬季采暖提供清洁热源。杰瑞也进军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在“油气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双主业战略驱动下,向新能源领域发力;中集来福士则成功建造全球最新一代风电安装船,升降能力、起重能力均居同类产品之首;冰轮集团研发的CO2捕集、回收、利用技术设备应用在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烟台传统产业在这场变革中正被赋予新的能量。
而在赋能之外,还有转能,烟台正在推动一批有潜力的企业加快转向“双碳”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下一步,中集来福士将蓄力海上制氢,冰轮集团计划投资7亿元在开发区建氢能产业园,牟平海德正在研发氢燃料清扫车,莱阳山汽集团也正大力度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上……
今天的烟台,正与国内新能源巨头携手并进。在烟台“城市合伙人”的名单上,中核山东核能有限公司、中核能源工程化研究中心(高温堆设计院)、上海核工院北方分院等赫然在列;还引来丁字湾“双碳”智谷、山东核电、国电投、华能、远景能源等大批清洁能源企业相继落户;就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国电投核能总部基地正式落户烟台……
显然,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亦是一片葱郁的绿洲,正散发着无限的希望。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