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称: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南路89号 单位性质:国有 申报年份:2020年 申报批次: 第5批次 自我声明年份:2020全年度 第三方评价机构: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
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良好供应链生态
林泉电机在绿色供应链建设过程中,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密围绕地方政府和有关绿色制造的要求和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标准要求,充分结合自身业务和发展实际,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建立能源资源、环境管理体系,设置并优化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绿色供应链战略,加大科研生产绿色制造能力,全面推进绿色回收,投入资源,加大绿色信息平台建设,开展绿色供应链动态绩效评价,并全面检验供应链各环节在节能、环保、绿色制造方面的能力,切实提升公司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供应链质量管理提升等多举措效能提升成果获得上级肯定。
1、供应链质量损失率同比下降>10%: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同比降低15%以上;2、包装回收率>90%:包装材料的多次循环利用,包装材料的采购成本平均降低70%以上,包装材料加工制造所需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同比降低50%以上;3、原材料规格品种同比下降率>16%:配套物资标准化程度越高,物料使用周转率则越高,前端的设计制造浪费越小,采购成本下降3%以上。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1965年成立于北京,1970年三线调迁到贵州省遵义桐梓县;“七五”期间(1986年到1990年)搬迁到贵阳市;2007年,航天电器与林泉电机厂出资成立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林泉电机是一个融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厂所合一”企业,也是集科研、中试、产业化、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企业,是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生产微特电机、二次电源、遥测设备、电机产品的专业厂家,是中国航天微特电机专业技术中心和检测中心,拥有产品仿真平台、精密机加线、电机装调线、无线电装线、电机检测中心、环境试验中心,配置先进的设备设施,具备完整的微特电机研发、生产、检测、试验能力,当前已拥有300多项科研成果和专有技术,设计、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及奖项,在军用微电机方面是我国研制配套生产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公司先后获得100多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和技术进步奖,而为载人航天工程配套的产品多次获得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和型号总体等单位的嘉奖。公司民用产品主要包括微型步进、同步电机和复式永磁电机,产品广泛用于石油工业设备、汽车工业、医疗仪器设备、商用机器、精密光学仪器、安防设备、纺织印染设备等。出口产品主要销售到美国、加拿大、法国、马来西亚、瑞士等国家。
一、做好顶层策划,强化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主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根据“十四五”发展战略,编制发布了《林泉电机供应链建设五年规划(2021年-2025年)》,明确了未来五年供应链发展目标和建设举措为公司良好的供应链生态奠定了扎实基础。
㈠ 供应链建设指导思想 紧跟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深入贯彻公司高质量发展理念,围绕“林泉电机三步走”战略蓝图,以贯彻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顾客为中心”为牵引和支撑,坚持“品质至上、高效保障、精诚合作、共进共赢”的供应链发展理念,坚持精益供应链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快速缩小与国内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强化内外部管理能力,关注成本,提升物料保障率和物料周转效率,提升供应链绿色度,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供应链示范企业,为支撑公司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而不懈努力。
㈡ 发展思路 坚持“品质至上、高效保障、精诚合作、共进共赢”的供应链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公司“十四五”高质量、高速发展机遇,对标先进企业供应链管理,大力推进关键、核心进口物料国产化替代工作,积极开展供应链管理创新,形成与公司产业链发展相匹配的供应链体系,促进公司整个价值链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流动过程顺畅,通过利用直接战略供应商的能力与技术,尤其是供应商在产品设计阶段的早期参与,提高生产制造效率和竞争力,将公司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
或者是以更完整的产品组合,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市场多样化的趋势,不断缩短供应链的周期,对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缩短供给消费市场的距离,实现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不断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
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公司供应链管理需要通过自身职能优势,为相关方提供优质服务,以确保相关方的期望以最经济的方式得以满足。
坚持“品质至上、高效保障、精诚合作、共进共赢”的供应链理念,以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保障公司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开展,在精密微特电机产品链的引导下,强化与相关方的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坚持供应链管理创新。
强化基础管理,稳步推进供应链管理创新和业务范围内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并建立供应链成本管控新模式。
二、强基础、提能力 在做好供应链发展的顶层策划的同时,紧密围绕“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IT化”的方向,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供应链风控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供应商管理体系,并初步形成公司发展相匹配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大力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夯实供应链管理基础。
三、提升供应链质量管理能力 加强上下游的协作互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拓展市场,积极牵引供应商早期介入产品开发,促进供方吃透技术要求,从源头上降低质量风险,减少过程反复,针对供方,激励和考核并进,牵引供方关注交付产品质量,建立健全供方帮扶机制和质量追责机制,搭建平台,促进双方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沟通,帮助公司技术人员在选型,设计工艺方案优化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完善供方导入、绩效评价、退出机制并充分应用评价结果,发展优质供方,逐步淘汰小、散、弱供方,对瓶颈、核心关键物料导入第二供方,倒逼供方关注质量。
逐步统一外协供方检验标准和方法,加强量具一致性管理,探索供方质量认证及巡检、抽检、免检机制,全面落实外协管理交底,对外协供方关键岗位人员实施考核认证并持证上岗。
四、采购业务方法创新持续开展 大力发展VMI库,提升双方共同抗风险能力及任务支撑能力,周期性开展瓶颈物料的储备工作,针对进口物料,系统分析并周期性实施战略储备,定期开展采购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并逐步实施改进,通过压缩采购物料编码等方式,压缩采购物料的规格品种,降低采购业务管理难度,提升采购效能,降低采购成本和仓储管理成本,逐步并推进探索金属材料JIT供应模式,大力推进全工序外协、专业化外协、整件外协。
五、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遵循“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IT化”的原则,根据业务工作实际,持续完善了ERP系统、MES系统、OA系统等信息化系统,逐步完善精密微特电机产业互联网平台中的供应链管理模块,充分借助信息化平台,降低管理难度,提升管理效能,并探索利用信息化工序,实现物流跟踪,供应商排产,线上对账,信息适时展示等内容,形成以公司供应链建设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降低能耗,实现绿色供应链的快速发展。
1、2020年起公司制定了绿色供应链建设五年规划,将绿色供应链建设管理纳入公司中长期规划中,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指标。
在绿色供应商审核、绿色生产、回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在绿色供应商审核中,公司在供应商准入资质和评价标准中加入“绿色”相关考核指标,全面审核供应商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相关工作。
2、在绿色生产中,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环保、节能技术改进工作,重视和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检查工作,把“检查到位,整改有力”作为抓好环境保护检查的一项基本制度来落实。
以公司污染源、喷漆废气处理设施、小河航天园区电镀作业点和电镀酸碱废水处理设施检查为重点,突击检查与节假日检查相结合,专业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
使环保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公司的科研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公司所在地的环境安全。
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先导,用节能设备逐步更换、淘汰能耗较大的设备。
提倡优先采购高效节能的产品、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排查,确定耗能明显的设备,按照先易后难,阶梯推进的思路逐步进行技术改造更换。
3、在绿色回收中,企业积极研发提升产品可回收性能,目前产品可回收率达到90%以上,包装可回收率达到90%。
企业与下游供应商签订相关协议,要求下游供应商交回包装材料,确保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
4、在绿色信息化建设中,公司应用了ERP系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协同共享制造平台、供应链协同中心等,确保绿色信息在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中的发布与沟通。
5、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供应链质量管理提升举措,包括:对供方能力提升进行帮扶,供方绩效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材料选型标准化、系列化等,采购产品质量问题同比逐年下降10以上,供应链质量管理提升成效明显,原材料的损耗及能耗大幅下降。
通过上述举措,公司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环境安全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每年度因绿色供应链建设成效所带来的供应链降本连续三年平均每年下降达到235万元以上。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