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已经逐步成为新风尚。作为全国首个“低碳计量试点”城市,镇江在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转型,普及低碳生活方面都颇有心得。《新春走基层》跟随记者到镇江看看无处不在的“低碳”元素。
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句容陈庄村,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却是镇江探索“双碳”之路的一个试点。记者来到这个茅山深处的小村子。村民王少珍先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满满收获。王少珍告诉记者,这里土质好,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土里面蚯蚓也挺多的,一切东西都是讲究自然生态。要是有点虫子了,大家就用野生小蒜做的营养液喷洒来防虫。
以土著微生物技术替代农药化肥后,农户们种的萝卜青菜比普通人家大出近一倍,在市面上供不应求。这一“自然农法”,正是当地政府引入的中科院专家团队手把手教授的。
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研究员陈雯说,乡村大量的农药化肥污染导致农田污染,以及原来粗放的生产方式,这方面其实也会增加很多碳排放。如果对乡村的山水林田湖草没有很好地进行生态保护,那么土壤就不是在吸收碳,有可能在排放碳,就会从碳汇变成碳源。
陈雯告诉记者,不施农药化肥+节水灌溉,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50%;提高饲料利用率+优化畜禽废弃物管理,可减少甲烷排放超40%。除了发展低碳农业,陈庄村还对农村房屋也进行了节能改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邓浩介绍,做了双层墙,里边是一道砌块墙,外面是一道砖墙,在砌块墙和砖墙之间是有保温砂浆衔接,相当于是夹心饼干的构造结构,房屋的保温性能是非常好的。
句容市陈庄村村民陈明香告诉记者,这样的房子住着很舒服,冬天暖和、夏天凉快,不用开空调。
除了在农村试点低碳生活,镇江的低碳城市建设也颇有特色。在产业节能上,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屋顶光伏电站,每天可发电6.5万千瓦时,解决企业部分用电需求的同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51万吨。在循环利用上,这里有全国首例城市有机质协同处理餐厨废弃物项目,全市餐馆的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后,转为可再利用的“生物质能”,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在生态修复上,这里有长江流域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是镇江的城市绿肺和市民们低碳生活的好去处。
镇江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介绍,要建好一个低碳的管理平台,建好一批低碳的绿色社区,办好一场峰会,把更多的低碳理念、低碳成果、低碳技术引入到镇江,进一步地拓展镇江低碳城市的建设。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冯源 郭锴峰 俞铭义 郭艺 编辑/胡超)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