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讯,本周,碳中和领域重要事件包括:隆基股份、中环半导体上调单晶硅片价格;特斯拉Q1在华收入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2.8%;LG新能源今年拟投资55.5亿美元在中美扩大汽车电池产能。
【热点聚焦】
【国际概览】
印度政府颁布新规:若电动汽车起火将重罚制造商
印度道路运输和公路部长Nitin Gadkari日前宣布,政府计划对低质量电动汽车生产公司采取严厉行动。政府已警告相关公司,如果电动汽车出现起火事件而公司未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将对其处以巨额罚款。鉴于近期的电动汽车起火事件,Gadkari强调,政府将彻查事件。
泰国与丰田签署电动汽车激励协议
泰国与丰田泰国子公司签署一项协议,旨在促进推广电动汽车。泰国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激励措施包括减税和补贴,以帮助降低电动汽车的价格。丰田汽车泰国公司总裁山下宪明说,丰田正考虑今年晚些时候在泰国推出bZ4X电动汽车。该公司在泰国汽车市场占有约三分之一的份额。
【国内动态】
国办: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国办发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鼓励和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和现代服务企业向农村延伸,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以汽车、家电为重点,引导企业面向农村开展促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推进充电桩(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提高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行占比,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
意见还指出,要有序破除一些重点服务消费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隐性壁垒,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简化优化相关证照或证明办理流程手续。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鼓励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限购地区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更多通过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调节汽车使用,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落实小型非营运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措施。对皮卡车进城实施精细化管理,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
北京率先放开自动驾驶主驾无人许可 百度首批获准
4月28日,北京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百度成为首家获准企业,其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开启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意味着“方向盘后无人”的自动驾驶服务在中国超大城市首次放开。 根据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相关规定,获得通知书的示范应用主体可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公开道路的无人化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
【行业动向】
隆基股份、中环半导体上调单晶硅片价格
据隆基股份官网,公司单晶硅片P型M10 165μm厚度(182/247mm)单片价格6.86元,较前次(4月13日)6.82元涨价0.04元,涨幅约0.6%;单晶硅片P型M6 160μm厚度(166/223mm)单片价格5.72元,较前次(3月25日)上涨3.06%;单晶硅片P型158.75/223mm 160μm厚度价格5.52元,较前次(3月25日)上涨3.17%。同日中环半导体也公示了新一期单晶硅片价
此外隆基股份公告,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26.64亿元,同比增长6.46%。公告同日,隆基股份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0.86亿元,同比增长6.24%;拟10转4派2.6元。
记者从隆基股份获悉,公司预计2022年度单晶硅片出货量目标90GW-100GW(含自用),组件出货量目标50GW-60GW(含自用)。最新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70.01GW,单晶组件出货量38.52GW。公司人士表示,泰州乐叶年产4GW电池单晶电池项目预计在今年8月开始投产,西咸乐叶年产15GW单晶高效单晶电池项目预计在今年9月开始投产。
特斯拉Q1在华收入46.5亿美元 同比增长52.8%
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文件,披露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场的营收数据。文件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收入达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2.8%。特斯拉在中国营收大增,主要得益于上海超级工厂的增产和交付量上升。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达到18.22万辆,占特斯拉全球31万辆交付量的58.8%。目前中国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场,占公司营收比例达24.8%;美国依然是特斯拉最主要的市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达87.34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46.56%。
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2年4月29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22年3月25日期间的部分进口和国产Model 3高性能版电动汽车,共计14684辆(其中进口汽车1850辆,国产汽车12834辆)。
LG新能源今年拟投资55.5亿美元在中美扩大汽车电池产能
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计划今年投资约7万亿韩元(合55.5亿美元),用于扩大该公司在全球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LG新能源在周三的财报后电话会议上表示,上述计划的工厂投资是为了在美国和中国建立或扩大电动车电池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容百科技:拟与卫蓝新能源在全/半固态电池和材料领域深度合作
容百科技公告,与卫蓝新能源于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半固态电池和材料领域的战略、技术等开展全面深度合作,使得双方在混合固液锂离子电池与全固态锂电池对应终端市场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协议有效期内,在同等商务条件下,卫蓝新能源将容百科技作为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第一供应商;2022-2025年,卫蓝新能源将向容百科技采购固态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不低于30000吨。
亿纬锂能:一季度净利同比下降19% 拟200亿投建年产5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等项目
亿纬锂能公告,拟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就公司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市龙泉驿区)内投资建设动力储能电池项目相关事项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公司或公司指定的下属公司分两期投资建设年产5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和成都研究院,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同日披露一季报,实现净利润5.21亿元,同比下降19.43%。电池出货规模增长较大;报告期内,由于深圳市部分地区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使思摩尔国际一季度的生产和出运计划受到了负面影响。
澳锂矿商皮尔巴拉年内首次拍卖结果出炉 成交价为5650美元/吨
澳大利亚锂矿商皮尔巴拉(Pilbara)于北京时间4月27日进行了2022年首次锂精矿拍卖,拍卖成交价为5650美元/吨,符合市场预期。此次拍卖共计5000吨。据测算,结合运费90美元/吨,折合碳酸锂成本约为38万元/吨以上。
赣锋锂业:一季度净利润35.25亿元 同比增长640.41%
赣锋锂业披露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5亿元,同比增长233.91%;净利润35.25亿元,同比增长640.41%;基本每股收益2.45元。
杉杉股份:拟投建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杉杉股份公告,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在云南安宁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97亿元。
天合光能:一季度净利润5.43亿元 同比增长135.97%
天合光能披露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73亿元,同比增长79.2%;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135.97%;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光伏行业整体景气度较高,市场需求旺盛,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公司持续夯实大尺寸组件优势,公司光伏组件、分布式电站等业务板块实现销售增长,公司毛利增加,从而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长。
【技术与投融资】
给牛带上口罩 英国公司发明牛用口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英国一家初创公司发明了一种口罩,佩戴在奶牛嘴的上方,从而将奶牛打嗝时释放的甲烷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一发明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Terra Carta设计实验室竞赛中脱颖而出,并获得英国查尔斯王子的支持。
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
《自然·催化》近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并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油脂)。这一成果由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完成。
蓝固新能源完成A轮近2亿元人民币融资
近日,致力研发生产新型电解质材料的高科技企业杭州蓝固新能源有限公司,完成了A轮近2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海松资本领投,中科院成果转化母基金、景能科技、九智资本、皇城相府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本轮融资。
LG化学开发除新的阻燃材料缓解锂电池发热
LG化学宣布,已开发出一种阻燃材料,以缓解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的发热问题。据悉,LG化学开发的这种阻燃材料包含了PPO、PA和PBT在内的多种化学材料,相比一般的阻燃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更长时间地阻隔热量。测试表明,在1000摄氏度的温度下,它可以防止由热失控引起的火焰蔓延超过400秒,时长是其他阻燃材料的45倍。目前LG化学正申请该材料的专利并应用到汽车和工业领域当中。
新催化剂让燃料电池成本大降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氢燃料电池,它使用的催化剂由铁而非稀有昂贵的铂制成,降低了氢燃料电池的成本。该技术让氢燃料广泛部署成为可能,并最终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世界走上净零排放的道路。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