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一年来,深圳生态环境部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部署,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重点领域先行示范,不断拓展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批改革成果相继落地。
过去的一年,深圳生态文明领域改革创下多个“全国率先”:率先推出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总值核算制度体系;率先颁布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为强制险种;率先落地气候投融资改革首批业务;率先发布《海洋碳汇核算指南》等,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深圳气候投融资改革首批业务落地
气候投融资改革作为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的重点任务。2021年11月底,深圳气候投融资改革首批试点业务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华夏银行与创维光伏、拓日新能等入库项目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向其提供利息低,周期长的资金,率先对项目库内项目予以资金支持,标志着我市气候投融资改革制度框架下第一批入库项目获得融资,也意味着深圳气候投融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成果正式落地。
气候投融资改革,旨在鼓励多种方式依法引进各类境外资金投资境内气候项目,允许各类投资于境内气候项目的境外资金依法有序退出。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是深圳气候产业融资和金融行业发展绿色金融的重大机遇,将成为深圳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启动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
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全民参与。2021年11月,为挖掘公众侧绿色低碳潜力,深圳市发布《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方案》,探索构建碳普惠体系。深圳碳普惠体系将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量化转换为碳积分,号召全民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为进一步支撑深圳碳普惠体系构建,深圳市启动一系列碳普惠方法学编制工作,并结合腾讯的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与广泛的用户社交平台触点,联合打造“低碳星球”小程序,于2021年12月发布《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与“低碳星球”小程序,小程序上线以来,总曝光量达5400万,总访问量150万,独立用户数87万人。
推出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
2021年5月,深圳大鹏新区推出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海洋碳汇核算指南》针对海洋生物和滨海湿地的碳汇总量构建了核算体系,并重点筛选出红树林、盐沼泽、贝类、藻类等7个可交易碳汇类型及11项碳汇指标,选取17项排放因子,明确了数据来源与途径,构建了质量控制指引,确定了统一的报告形式。
《海洋碳汇核算指南》不仅科学评估大鹏新区海洋碳汇资源价值,推进海洋蓝汇资源价值市场化,还为深圳地区开展各项海洋工作的企业、机构和政府提供量化工具,为全国开展海洋碳汇核算提供试点经验。
率先启动“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创建
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是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任务,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落脚点。
2021年11月,深圳市实施《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市启动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工作。通过选取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区域、园区、社区、校园、建筑及企业,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多领域多层次有序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
2021年12月,将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安托山总部园区等 28 个项目确定为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第一批试点项目,开展第一批试点项目创建工作。目前,近零碳排放区创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将于近期开展第二批试点项目的征集申报工作。此外,龙岗区和前海合作区已作为全省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开展碳中和示范试点建设。
前海管理局率先推出“近零碳”理念规划,提出在14.92平方公里范围内创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的指标体系,明确空间、能源、建筑、交通等八大方面近零碳重大项目路线。同时,打造世界级区域集中供冷系统,规划建设10个冷站为前海合作区1900万平方米的办公、商业、酒店等公共建筑提供空调冷源服务,每年可节约1.3亿度电,减少1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5000亩森林的碳汇能力。
以先行示范标准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系列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成果,引领深圳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正以先行示范的标准,走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据统计,深圳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1227亿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4万辆,绿色建筑总面积和建设密度位居全国前列。
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PM2.5年均浓度进一步降至18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持续巩固,全市21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茅洲河、大沙河入选全省十大美丽河湖,小微黑臭水体整治荣获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再添硕果,大鹏新区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来源:深圳特区报)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