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资讯网
当前位置: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建筑领域减碳路径与建议
来源: | 作者:小希 | 发布时间: 1025天前 | 1264 次浏览 | 分享到:

建筑部门是耗能和碳排放大户。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耗能和排放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运行三个过程,因建材生产在统计中属工业类别,建筑施工阶段产生的碳排放较少,因此,建筑部门减碳降碳主要针对建筑运行环节。我国建筑运行环节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20%左右。随着建筑总量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能耗量将持续提高,通过控制建筑总规模,提高节能标准,优化用能结构等,将逐步降低建筑运行环节碳排放量。按清华大学《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的预测,建筑运行环节碳排放达峰预计出现在2030年。

 

  (一)建筑领域减碳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一是节能降碳压力较大。虽然我国持续推进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也都有明确的节能标准,但我国建筑面积总量约600多亿平方米,且仍处于增长阶段,降低建筑能耗和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压力仍然巨大。二是推动建筑领域持续节能减碳的技术路径不清晰。推动建筑用能低碳化尚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包括更多使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主体能源,以及选择低碳高效低成本的供暖技术路线等问题都没有完备的解决方案。三是节能监测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建筑从设计阶段到实际建造链条较长,给监测和监管带来了困难。有调查数据显示,地方建设部门对建筑节能效果的监测成本很高,达到每次数万元,给有效监测造成了困难,导致监测覆盖不全或力度较弱。四是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能效标识、建筑节能服务公司等市场力量发育不足,难以适应市场机制推进建筑行业节能减碳的要求。

 

  (二)建筑领域减碳路径与建议

 

  1.加强标准体系引导。建筑节能标准体系是我国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手段。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严格执行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是建筑行业的基本要求和法律红线。在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可探索进一步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全面实施更高水平的绿色建筑标准。同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强制性标准得到严格执行,加大对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的专项检查力度,坚持要把节能效果作为建筑验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建立建筑节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国家标准,加强对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相关标准的研究,对主流技术和重点技术制定统一的能效标准,支持集成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

 

  2.促进建筑工业化进程。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通过工业化、装配式的方式,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数据显示,工业化方式不仅使工期缩短50%以上,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还可减少90%以上的外墙渗漏事件。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建筑“制造”方式的随意性,才能最终实现建筑行业节能降碳的目标。

 

  3.支持光伏建筑发展。光伏建筑是在建筑结构外表面铺设光伏组件以提供电力,属于建筑用能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径。德国80%的光伏装机量是在居民住宅屋顶,我国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也经过了10年左右的探索发展。随着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光伏接受度和渗透率持续提升,光伏建筑的推广应用迎来重要发展时机,应在试点示范中推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支持光伏建筑找到最优商业路径。

 

  4.支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被动式建筑起源于德国,是指建筑采用密封结构,建筑材料上选用保温建筑构件,建筑不需要传统的暖气和空气系统,四季均能保持人体舒适温度的极低能耗建筑,代表了一种健康、舒适、低能耗的生活方式和建筑标准。被动式建筑代表着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最高目标。可借鉴国外被动式建筑发展经验,支持被动式建筑设计和技术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试点示范。【作者:陈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