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资讯网
当前位置:

国家政策​

北京       天津     上海

浙江      江苏     福建

广东      江西     海南

广西      云南     贵州

湖南      湖北     安徽

河南      河北     山东

四川      重庆     山西  

辽宁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西藏

港澳台   海外

双碳政策
让零碳远景变实景
来源: | 作者:小希 | 发布时间: 2023-07-26 | 502 次浏览 | 分享到:

初夏时节,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的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内机械轰鸣、车辆不断,工人们个个铆足干劲,好一派繁忙景象。曾经的荒凉沙地如今厂房林立,在这里,由多个绿色产业构成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零碳工业体系正在从“远景”变为现实。

把时间的指针回拨至2022年4月8日,鄂尔多斯市政府携手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通过智能物联网源荷互动控制系统和基于绿氢的零碳能源岛,实现100%清洁能源供应。

作为全球首个真正落地的零碳产业园,一年来,不仅9家新能源头部企业成功入驻园区,而且全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区”标准——《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内蒙古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也于2023年4月28日正式实施。

零碳产业园也称“碳中和”园区,是在规划建设管理中融入“碳中和”理念,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种手段,通过产业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在园区内基本实现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是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园区。

“此次发布的标准结合政企研的强大力量,参考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实践经验,从零碳产业园的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形成零碳产业园建设的系统地方标准,将对促进我区能源和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产生重要意义。”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处长费毅表示。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杜绝一些产业园区为了发展而进行的盲目招商引资,解决产业园区产业关联度低、生态布局不合理、环境超负荷等问题。

制定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整个园区基于“新型电力系统”“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三大创新支柱而打造,培育新能源电池、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级产业,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将绿色资源优势转变为新能源产业优势,在新能源本地消纳上做加法,在碳排放上做减法,同时锁定新的绿色产业增长点。

“园区80%的能源直接来自于风电、光伏和储能,另外20%的能源通过电网回购绿电,从而实现100%的零碳能源供给。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们将最终形成全绿色电源供给、高比例新型综合储能系统等八大创新示范,助力当地实现约3000亿元绿色新工业产值,实现约1亿吨二氧化碳年减排的目标。”远景集团项目经理崔江峰向记者介绍。

一直以来,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力,在各地发展比较迅速。2022年,自治区发布了《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要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通过实施园区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在用电负荷相对集中、具备自主调峰能力的工业园区先行试点建设一批低碳示范园区、零碳示范园区,鼓励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开展低碳、零碳转型,构建园区绿色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

但是,零碳园区作为全新的概念,有关国际标准仍处于空白状态。此次《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的研制,是在2022年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联合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指南》团体标准的研制思路基础上,结合自治区相关方对零碳园区建设的现实需求编制而成。

“要建立园区项目准入与退出机制,促进园区产业的优化、调整、升级……”翻开标准,整个内容从规划布局、统计核算、减排路径、评估改进、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为零碳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统一、清晰的前瞻性指导。例如,对于低碳/零碳能源系统,标准里要求零碳产业园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零碳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应不低于80%。

“内蒙古发布的这套零碳产业园系列地方标准,既确保了在基本标准化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与国际标准规范的协调一致,又充分借鉴了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建设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是目前第一套由地方政府发布的零碳产业园系列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在零碳园区建设、绿色电力评价领域的标准空白。对于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进而促进内蒙古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也使得低碳/零碳产业园在全国、全球的快速复制有据可依、有的放矢。”负责该系列标准起草工作组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