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公开了《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碳达峰十五大行动”,对工业等行业领域碳达峰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和安排。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扎实稳妥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于全省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稳妥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省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工业是广东的经济支柱,2022年广东工业增加值达到5.28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四成以上,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十分之一。工业在支撑广东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消耗了大量能源,也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据测算广东工业领域终端能源消费约占全社会的55%,碳排放约占六成。
一方面,广东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未来制造业比重还要保持基本稳定,必须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等五大提升行动,着力培育3-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若干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百亿美元级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夯实现代产业体系基础,在“十四五”“十五五”时期仍然需要必要的能源资源要素支撑保障,能耗和碳排放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另一方面,从国际形势看,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必选项”,也是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的焦点之一,欧盟等更是通过出台碳关税、电池绿色法案等对外贸产品制定了严格的绿色贸易准入规则,我省作为外贸大省必须提前谋划、主动应对,抓住国际绿色贸易规则重构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具绿色底蕴的发展。广东必须加快摆脱高耗能、高排放推动增长的传统路径依赖,积极稳妥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推行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着手,以重点排放行业领域和关键排放环节为抓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工业体系,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进而牵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推进“双碳”进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2022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6.7万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9.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1%。为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目标,必须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的“新”产业要大力培育发展,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旧”产业要下大力气推动优化升级,要严把新上项目的能效和碳排放强度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实施方案》在这方面提出了3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产业规划布局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衔接,引导各地区重点布局高附加值、低消耗、低碳排放的重大产业项目,到202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3%。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三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到2030年钢铁、水泥、炼油、乙烯等重点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狠抓节能降耗,努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近十年,广东在工业节能降碳方面采取了包括颁布系列节能法规和标准、推广企业能源管理制度、鼓励新技术和新工艺、支持和引导清洁能源替代等一系列措施,工业企业能效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0年下降40.5%左右,年复合下降率4.6%。尽管广东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较为先进,约为全国工业能耗强度的一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碳的措施:一是全面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建立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二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政策、技术、数据和考核等层面构建协同控制框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污染排放。三是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对“两高”项目聚集度高的园区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实施高耗能行业和数据中心提效达标改造工程。四是推动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推动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有序改造老旧基站和“老旧小散”数据中心,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必须达到绿色数据中心要求,禁止进行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四、扭住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助推工业整体有序达峰
广东的钢铁、石化化工、水泥、陶瓷、造纸等五大行业碳排放占工业总碳排放量的一半左右,“十四五”时期仍将谋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新增能耗需求较大,同时粤东西北地区有序承接珠三角转移的相关产业,能耗和碳排放还将保持一定的刚性增长。
因此,广东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就要扭住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充分考虑产业规划布局和分工,推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形成错位发展,推动钢铁、石化化工、水泥、陶瓷、造纸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助推工业整体有序达峰,具体行动包括:一是重点提高湛江、韶关和阳江等地的“高、精、尖”钢材生产能力,优化工艺和燃料、原料结构,有序引导短流程电炉炼钢发展,开发低碳钢铁产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实现资源协同,探索试点低碳冶金,到2030年长流程粗钢单位产品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8%以上。二是推进沿海石化产业带集群建设,加快推进减油增化、绿氢化工产业,调整燃料、原料结构,鼓励清洁能源替代,推动烯烃轻质化和优化绿色石化产品结构,推广原料优化、能源利用、物料循环利用等技术,探索绿色炼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到2030年原油加工和乙烯单位产品碳排放比2020年分别下降4%和5%以上。三是以清远、肇庆、梅州、云浮和惠州等地为重点,引导水泥行业向集约、制品、低碳转型,完善水泥错峰生产机制,加强低碳建材产品研发,鼓励水泥窑处置废弃物,到2030年全省单位水泥熟料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8%以上。四是以佛山、肇庆、清远、云浮、潮州和江门等产业集中地区为重点,发展高端建筑陶瓷和电子陶瓷等先进材料产业,推广应用电窑炉和喷雾塔燃煤替代工艺,加强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加强薄型建筑陶瓷砖(板)、轻量化卫生陶瓷、发泡陶瓷等低碳产品研发。五是以东莞、湛江、江门等地为重点,推动分散中小企业入园,实行统一供电供热,提升造纸行业集约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探索电气化改造,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源,推广节能技术,推进造纸行业林浆纸一体化。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工业碳达峰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有助于减少新资源的采掘和加工,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广东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以来,广东工业园区绿色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已有132个园区开展了循环化改造,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8.8%,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2.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4%,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14。
《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一是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和产业循环式组合,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平台,到2030年,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完成循环化改造。二是培育再制造产业,建立“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办公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加快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拓宽建筑垃圾、尾矿、冶炼渣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渠道,推动新兴产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到2025年,大宗固体废物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左右,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5500万吨左右;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物年利用量达到3.5亿吨左右,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6000万吨左右。四是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加快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推进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
六、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工业碳达峰行动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升级的源动力,对于工业碳达峰,科技创新不仅是工业转型的手段,也是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驱动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双碳”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颠覆性技术布局不足,煤炭、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已基本完成成熟节能降碳技术和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短期内难以实现低成本的大幅减排,亟需突破一批深度降碳脱碳技术,推动新一轮绿色技术装备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强化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实施方案》提出:加强钢铁、石化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的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过程智能调控等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典型固体废物、电子废弃物等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推动传统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和5G等新基建节能降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工艺的推广应用;推动新能源技术在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场景以及工业领域的示范应用;鼓励二氧化碳规模化利用,支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固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成果培育示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产学研技术转化平台,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形成产业化先导技术和先进技术成果。
(供稿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俞波 史志呈 杨抒)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