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晓庆
今天,再到库布其沙漠时,很难把它与“死亡之海”“生命禁区”联系在一起。
是的,绿色已成为这片沙漠的主色调。树木葱茏,水草摇曳,牛羊成群……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治沙实践被写入联合国宣言,被巴黎气候大会树立为“治沙样本”。
今天,当被问起是否知道白独贵湾时,很多年轻人都会摇头。
是的,在乌海市的卫星图上,那片几乎没有生命迹象的浑黄之地早已被绿色取代;在行政区划上,这个曾代表着“不毛之地”的地名,已经被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替代。近3万亩滚滚流沙变绿洲,“消失”的白独贵湾,成为乌海治沙史上值得铭记的独家记忆。
绿进沙退,沙魔止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区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这样的绿色奇迹在内蒙古大地不断上演。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但同时也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护青绿,战黄沙,内蒙古义不容辞——
系统谋划,制度保障。自治区党委、政府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13—2020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和规划,对防沙治沙作出系统部署。把防沙治沙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配套制定实施自治区防沙治沙规划、水土保持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规划等。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生态保护建设和防沙治沙,同时从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完善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沙区逐渐呈现出“绿肥黄瘦”的景象。
技术创新,科学防治。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同时,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植被的行为,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8个,封禁面积18.35万公顷。在此过程中,探索形成了种子改良、节水抗旱、封沙育林等一大批适宜不同沙化类型地区的技术模式,全面推动人工造林向机械化造林转变,极大地提高了防沙治沙效率和质量。
产业治沙,绿富同兴。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树立市场化、产业化思维,切实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培育发展了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林纸一体化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沙漠景观旅游、节水灌溉和风能太阳能利用等六大类型沙产业,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逆向拉动防沙治沙,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人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
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
成就的背后,是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是苦干实干的不懈奋斗。一代又一代治沙人与沙魔抗争,向荒凉宣战,在茫茫大漠种下绿色希望。
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深入库布其沙漠考察防沙治沙工作时指出,治沙漠要多算生态账,守住底线;治沙地要多算经济账,创新治理模式。在从头至尾考察黄河内蒙古段大保护大治理情况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并指出,要在荒漠化地区大力推广沙柳、柠条等种植,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科尔沁沙地西缘的敖汉旗,无数人与黄沙鏖战正酣。五六级的大风卷起漫天黄沙,第一天卸下的用来扎草方格的草捆,第二天就被黄沙掩埋。沙子打得脸生疼,但没有人退缩、叫苦。大家背着草捆、树苗,爬上十几米高的沙梁,扎下草方格,并种下一棵棵树苗。就着沙子吃过午饭,治沙牧民斯琴毕力格躺在刚栽下的不到20公分的柠条边,太阳没遮没拦地照在身上。“三年后就能有树荫了,不仅如此,还能平茬,加工成饲料喂养牲畜。”斯琴毕力格憧憬着。
在毛乌素沙漠,“治沙女王”殷玉珍建起了生态园,不仅种庄稼,还种起了玫瑰。在过去近40年间,殷玉珍和丈夫在毛乌素沙地筑起了一道7万亩的“绿色屏障”,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海里甚至有了鸟儿筑巢。近年来,她还带动周边农牧民发展起了旅游业,生产的小米等也成了她的新名片,她先后获国内外各类奖项100多项。
致力于防沙治沙的亿利资源集团,正在库布其浩瀚沙海里掀起一场场绿色革命。光伏治沙示范基地采用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治沙新模式,率先实现了产业多层化、生态多样化、效益多元化。集团创立的“微创气流植树法”和“螺旋钻植树法”,种下一棵树的时间不超过10秒,解决了沙漠里种树的难题。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的南岸,建起了长约170公里,宽度约1—3公里的锁边林带,有效阻挡泥沙入黄。
……
成绩令人瞩目,但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仍然任重道远。唯有接续奋斗,才能持续书写新的绿色篇章。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