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
绿色园区、低碳发展,探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新实践
园区始终秉持“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政策引领、基础设施提升、清洁能源推广、工业绿色升级、绿色社区倡导等领域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先后获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国家级绿色园区,能源互联网示范园区。
“十三五”期间,园区全社会能源的产出效率持续提升,且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苏州工业园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09亿元,同比增长4.6%;区域空气优良率86.9%,清洁能源使用率接近80%。
园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0.041吨标煤/万元,清洁能源占比近80%,原煤使用绝对量逐年降低,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超170兆瓦,新建公共建筑实现100%绿色建筑认证,推广使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超65%,累计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400余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万余辆,每辆车使用频次8.2次/天。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市城东,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09亿元,进出口总额941.7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7万元。
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五年(2016、2017、2018年、2019年、2020年)位列第一,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四,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2018年入选江苏省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集体。
1、政策引领绿色发展 2019年,园区进一步优化完善节能专项引导资金,修订设立绿色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节能技术新颖、节能效益突出、示范意义明显的节能技改项目的扶持力度,推进节能技改项目由常规性、普惠式向重点节能技术突破方向转变,推进“能源互联网”项目由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向运营补贴方式转变,是财政资金激励由“事后奖补”向“事前扶持”转变的探索。
其中,园区“绿色智造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的设立并正式上线运行在全国范围内领先,并在全省范围内尚属首创。
2、基础设施提升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遵循“三高一低”建设原则,即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不良影响。
全区污水处理实现五个100%,包括污水管网100%覆盖、污水100%收集、污水100%处理、尾水100%达标排放、污泥100%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
此外,园区开发建设之初就超前规划、集中建设的循环经济产业园,聚集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热电厂,通过“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热电联产/沼气利用”,各环境基础设施间有机互联、互为能量和原料提供者,形成一条循环产业链。
按照“产业协同、循环利用”模式,污泥厂利用热电厂的余热蒸汽干化污泥,干化后的污泥用于热电厂掺烧发电;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使用的热源来自于热电厂,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经提纯达到国家二类气标准后接入燃气管网;污水厂的中水通过管道输送给干化厂和热电厂,作为冷却水使用;实现了集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有机废弃物处理、沼气利用、有机肥生产等多环节的资源再生利用。
目前,产业园一期工程一天约处理500吨易腐垃圾,每处理1吨易腐垃圾可减少约0.75吨碳排放,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气也会再生利用,每年产生的天然气所提供的热值可替代7000吨标煤,可实现减排8000吨。
3、清洁能源推广 积极探索清洁能源替代方案,深挖煤炭削减的潜力,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
加大清洁能源推广,依托园区绿色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光伏、储能、分布式燃机等项目在园区落地,目前,区内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并网约170兆瓦。
2019年,园区入选国家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试点地区,获批50MW交易规模。
4、工业绿色升级 园区已成功创建工信部首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区内尚美、友达光电、通富超威、耐世特、码捷、三星半导体、绿点科技等多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大金空调和三星电子等多款产品入选绿色产品,德尔福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博世汽车、春兴精工、德尔福、和顺及雅士利五家企业入选首批省级绿色工厂。
此外,南大光电跻身前三,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金龙作为苏州市唯一上榜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二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
5、绿色社区倡导 园区以“产城融合”为发展定位,在推进绿色园区试点建设的进程中,尝试在社区层面倡导绿色生活,通过打造一批具有园区“产城融合”特色的低碳社区试点,有效控制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为基础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
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园区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形成了涵盖能源利用、产业优化、社会管理等多领域的绿色发展推进机制,绿色已然成了这座现代化新城的重要“底色”。
1、优化能源结构 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园区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构建多能协同的智慧能源体系。
大力支持光伏、储能、分布式燃机、智慧平台等156个能源互联网项目落地,累计并网、备案分布式光伏容量超170兆瓦,备案充电桩(枪)1430台,建成储能项目6个,此外园区内已投入运营金鸡湖1.25兆瓦天然气分布式、工研院“六位一体”0.4兆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尚美楼宇式0.4兆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餐厨垃圾处理产生沼气项目及LNG存储气化站等,基本形成了“光伏-储能-充电桩-天然气分布式”区域能源互联网络。
十三五期间,园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8%,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仅0.74%,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较“十二五”期间下降3.5个百分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稳步下降态势。
2、推动转型升级 有力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早在2008年,园区就被认定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变废为宝。
目前,园区循环经济重点示范企业已达100家以上,小微企业废弃物收集平台为江苏省首个收集平台试点,于2019年初取得经营许可证,至今累计接收2784批次、共计879吨危险废物,服务近400家小微企业。
2017年,园区凭借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中的创新举措和成果成功跻身首批全国绿色园区。
截至目前,尚美、友达光电、通富超威、耐世特、码捷、三星半导体、绿点等多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博世、德尔福、春兴、和顺、雅士利入围省级绿色工厂,大金空调、三星电子、宝时得等多款产品入选绿色产品,德尔福入选绿色供应链,这些先进绿色典型有力发挥着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绿色化发展,园区有序推进开展能源审计、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设立节能专项资金、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提升企业节能绿色意识,加强能源管理。
作为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基础性工作,能源审计自2007年起实施,对园区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情况进行梳理、找出节能潜力。
近三年,园区已完成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全覆盖,用能量1000吨-5000吨的企业完成能源审计55家,两类企业能源消耗量覆盖规上工业83.4%。
此外,园区通过设立节能循环低碳发展专项引导资金,进一步推进节能循环低碳发展工作,鼓励全区企业单位积极开展节能改造,促进区域节能减碳工作的完成。
自2015年以来,该专项资金共计扶持节能技改项目4282.75万元,累计节能量8.79万吨标准煤。
而全国领先、全省首创的“绿色智造贷”也从“金融活水”的源头推动企业绿色转型,通过风险补偿资金池的设立,解决一直困扰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
3、倡导绿色生活 有序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 2016年,园区出台全国首个园区层面的《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尝试在社区层面倡导绿色生活,通过打造一批具有园区“产城融合”特色的低碳社区试点,有效控制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已评选出11家试点社区。
与此同时,园区全域459个居民小区已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2020年全年收集并妥善转运各类有害垃圾34.68万吨,避免有害垃圾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建立网络+线下回收体系,对可回收垃圾进行资源再利用;其他垃圾实现统一收运区域全覆盖;厨余垃圾每日产气约15000方,输送至燃气管网,每日提取毛油约12吨,出售至有资质的生物柴油加工单位,每日产生沼渣经脱水后的污泥约30至40吨,送至热电厂焚烧处置,有效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修订《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节能技术新颖、节能效益突出、示范意义明显的节能技改项目的扶持力度,推进节能技改项目由常规性、普惠式向重点节能技术突破方向转变,推进“能源互联网”项目由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向运营补贴方式转变,是财政资金激励由“事后奖补”向“事前扶持”转变的探索,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也将有利于政府部门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