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经验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乡经开区坚持绿色园区发展理念,以构建“绿色园区、生态园区”为目标,认真落实绿色园区创建工作,奋力开创绿色生态新局面。
园区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生态聚集人气和资源,以生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园区生态文明水平。
园区逐步打造绿色产业,构建低碳循环产业链,全面推进新能源示范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并依据产业特点不断优化现有产业布局,通过产业集聚的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
园区持续关注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照明和绿色生态等领域,有序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工作。
一是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2016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 970.7亿元,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 48.58% ,绿色产业增加值占 GDP 8.28%。
园区工业企业人数达到 38428,人均工业增加值从 2014 年的 53.16 万元提高到了2016 年的 57.25 万元。
二是绿色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完成了国家和省内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近三年空气质量指数(AQI)达优良天数占比平均达到 93.53%,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绿化覆盖率达到 31.14% ,主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100%。
环境质量达到了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没有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总量控制要求。
三是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全面完成了国家和省内下达的节能降耗、碳排放下降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6.1%,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94.44%,中水回用率达到 46.2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11%。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宁乡经开区”)2002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乡经开区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科技型、生态型、综合性工业园区,兼顾城市功能,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服务设施”。
开发区现已引进企业335家,拥有规模企业174家、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2016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970.7亿元、工业增加值230.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3亿元。
逐步构建了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框架,形成了食品饮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妇孕婴童、保健品与化妆品两大特色产业,以及现代商贸服务业的“321”产业发展格局。
2017年,宁乡经开区全力以赴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发力智能制造,推动食品饮料产业形成全链条智能制造和全过程智能管理,智能家电拓展至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新材料转向住宅产业化、分布点带面,力抓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宁乡经开区将按照“做优特色、融合发展、保二争一、全面突围”的定位,聚焦招大引强、项目推进、产业培育和平台建设,继续做强园区特色,全面推进融合发展,预计2017年可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
(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按照绿色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并进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和绿色优势,坚持高端引领、集群发展,加快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绿色产业体系。
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培育新一代再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业。
抢抓国家推行绿色生产、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绿色城市机遇,推动建材、装修、住宅一体化发展,建设住宅产业化基地、绿色家居建材基地,打造中部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形象最佳的绿色建材产业园。
以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为龙头,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软件和信息服务,形成湖南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把绿色循环低碳要求贯穿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以尽可能小的绿色代价支撑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节能降耗。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
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完善节能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和问责;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坚持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护权益并重,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要求;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 的原则,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社会各个环节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构筑循环连接的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化,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制度。
推进建筑废弃物及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
四是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行动。
切实做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以绿色、节能、环保为指导思想,科学编制园区规划,将重大公共基础设施作为绿色节能建筑落实到规划图上。
五是积极引进和建设绿色科研机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科技创新。
鼓励引进绿色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重点开展绿色政策、绿色经济、气候变化、生物能源、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生态修复和绿色治理等领域研究和应用。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建设,着力打造集研发、集成应用、成果产业化、产品商业化于一体的绿色低碳科技产业链。
(三)加大绿色系统和绿色保护力度,构筑绿色安全屏障 一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全面开展污染物减排。
坚持源头预防、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实施的原则,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加大管理减排,推行清洁生产。
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绿色影响评价和“三同时” 制度。
排放主要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环评审批前,需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二是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园区污水处理设施。
加快形成园区“ 厂网并举、雨污分离、再生利用” 的建设格局。
建立健全固体废弃物收集、转运和处理系统,积极探索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新出路。
(四)加强绿色能力建设 按照国家环保能力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立协调统一、运转高效的绿色保护监管体系,加强园区内绿色监测、监察、信息、应急、辐射安全监管等能力建设。
建设园区内主要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重点排污企业排污口在线监测设施。
完善能源监测平台,确保能源产出率达到国家标准。
建立突发绿色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监控、指挥平台,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定期组织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合作,提高处置跨界突发绿色事件的能力。
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把绿色循环低碳要求贯穿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以尽可能小的绿色代价支撑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节能降耗。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
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完善节能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和问责;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坚持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护权益并重,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要求;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 的原则,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社会各个环节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构筑循环连接的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化,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制度。
推进建筑废弃物及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
四是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行动。
切实做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以绿色、节能、环保为指导思想,科学编制园区规划,将重大公共基础设施作为绿色节能建筑落实到规划图上。
五是积极引进和建设绿色科研机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科技创新。
鼓励引进绿色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重点开展绿色政策、绿色经济、气候变化、生物能源、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生态修复和绿色治理等领域研究和应用。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建设,着力打造集研发、集成应用、成果产业化、产品商业化于一体的绿色低碳科技产业链。
特别声明:碳中和资讯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碳中和资讯网的内容为碳中和资讯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欢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
零碳咨询罗生:13802768887 商务合作詹小姐:13802768635